事情说起来就要追溯到骑士和城堡的年代——中世纪。在那个时候,欧洲大陆几乎都是文盲,即使是左边那位“锅炉”也不见得识几个字。拿一本书过来,唯一可能不懵的人就是旁边的那位,修道士。修道士们每天传经颂道,自然必须看懂书说的什么。除此之外,出于传教的需要,他们还要把这些书抄下来对外传播。然而经历过小学的我们都知道,抄写是多么令人烦躁的一件事。
修道士们每天都抄到断手,于是就凑在一起想一些办法,看看怎么才能缓解一些压力。所以,他们就想到了在单词上“偷工减料”。西班牙的修道士们似乎格外不喜欢字母n,所以他们就决定把n省略掉,变成“~(virgulilla)”附在其他字母上。比如pena,可能会写成peã或pẽa, penna则会写成pẽna, peña, 或penã。一开始他们并不在乎把简化的n放在哪里,但是后来发现“~”跟着别的字母跑了可能会造成混淆(penna,还是penan?),单写的n变成“~”放在元音字母上也有点别扭,还容易和重音符号混,就决定以后遇到nn时统一变成ñ。 再后来,和nn发音类似的一些字母组合也被ñ取代了,例如部分-gn-(signa☞seña), 部分-ni-(Ispania☞España),部分-ne-(vinea☞viña) 和部分-mn-(damnu☞daño)。
总而言之,ñ的诞生和人类的“偷懒史”之间有很深的渊源。(不是西班牙人的偷懒史嘛?)
No,如果光说西班牙人爱偷懒,这实在有点冤枉他们了。请看下面几个例子:
法语:Ç=c+s
德语:ß=s+s
ä=a+e
ö=o+e
英语和其他部分语言:w=u+u/v+v
【注】Çßäö是法语和德语中类似于西班牙语ñ的特殊字母。w本来也算是特殊字母的。
各国修道士都有共同的苦。
宝宝心里苦,可是宝宝不说。